什么時候容易患呼吸道傳染?
呼吸道與外界相通,受各種病原體侵襲的機會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傳染病的發(fā)生。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天氣驟變的情況下也易發(fā)病。兒童、老年人、體弱者、營養(yǎng)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過度勞累者、精神高度緊張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傳染病。
現處春季早晚的溫差較大,空氣干燥,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加上又是開學季,更增加了小朋友們感染傳染病的風險,目前呼吸系統疾病的小患者每天仍然很多,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風疹、水痘等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也有散發(fā)病例出現,提醒群眾應該注意預防。
春季常見呼吸道傳染病有哪些
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主要是指人群中,由普通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病毒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傳染性強,傳染迅速,會導致每年的流行,并且歷史上每隔幾十年會造成流感大流行,在短時間內使很多人患病甚至死亡。人患流感后能產生持久免疫,一個人不會在短期內反復患流感。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現發(fā)熱、頭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癥狀。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颊弑桓腥竞螅糠只颊呖捎芯氲、畏寒、食欲不振、低熱、頭痛等癥狀,其后會出現一側腮腺腫大或兩側腮腺同時腫大,腮腺腫大可持續(xù)5天左右,以后逐漸減退,病程約7-12天。腮腺炎病毒多存在于唾液、鼻咽分泌物中,可通過飛沫傳播或密切接觸傳播。90%病例發(fā)生于1-15歲,尤其5-9歲的兒童。
麻疹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它的特征首先表現為發(fā)熱,體溫達39-40℃,可伴有流涕、噴嚏、咳嗽、流淚、畏光,眼結膜炎等癥狀。在發(fā)熱2-5天后出現皮疹,2-3周消退。病毒可經飛沫傳播或直接接觸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傳播,人群普遍易感。
風疹
風疹由風疹病毒引起,臨床表現以低熱、上呼吸道輕度炎癥、全身散在紅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為特征,大多是通過呼吸道飛沫散播傳染,也可通過患兒口、鼻及眼睛的分泌物直接傳染給被接觸者。好發(fā)于1-5歲小兒,除1歲以內嬰兒不容易感染外,其余年齡越小,發(fā)病比例越高。
水痘
水痘是一種常見多發(fā)的兒童傳染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可產生反復持續(xù)的、無臨床癥狀的潛伏感染,臨床特點是皮膚黏膜出現瘙癢性水皰疹。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水痘皰疹液和空氣飛沫傳播,也可通過污染的用具傳播。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并做好室內外環(huán)境衛(wèi)生清掃;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以免著涼;避免到人群聚集場所和空氣密閉場所,必要時可佩戴口罩;養(yǎng)成勤洗手、不隨地吐痰的衛(wèi)生習慣;多喝水、多鍛煉,注意飲食平衡和勞逸結合,增加自身免疫力;一旦出現發(fā)熱、頭痛、咳嗽、出疹等不適癥狀,要及時佩戴口罩到醫(yī)院檢查。
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
1、勤洗手,研究證明,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可以通過手接觸分泌物傳染給健康人。因此,要注意手的衛(wèi)生,洗手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一個重要措施。
2、多喝水,特別在秋冬季氣候干燥,空氣中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濕潤,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還有利于體內毒素排泄,凈化體內環(huán)境。
3、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不要隨地吐痰。
4、勤曬被褥、勤換洗衣服,搞好家庭及個人衛(wèi)生。
5、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6、堅持體育鍛煉和耐寒鍛煉,適當增加戶外活動(但霧天不要晨練,因為濃霧中不僅含有大量有害物質,而且水汽較多,會影響人體肺部的氣體交換)。
7、飲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適當增加水和維生素的攝入。
8、咳嗽、打噴嚏時捂住口鼻,防止污染空氣。
9、不要共用毛巾和衛(wèi)生間個人用品。
10、生活有規(guī)律、保證睡眠、不吸煙、少飲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
11、盡量減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屬接觸也是預防的關鍵。
12、進行免疫預防。流行季節(jié)前可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等疫苗能有效預防相應的呼吸道傳染病,尤其要加強流動人口的計劃免疫管理。
13、發(fā)生呼吸道傳染病時,要及時進行治療,最好是分房隔離、限制活動。
14、要早發(fā)現病人、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15、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間,盡量減少到人員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要到病家探視病人,不要去疫村,不要到發(fā)病地區(qū)趕集、探親,更不要到傳染病患者聚集的場所。
另外,家庭防病一般采用綜合性預防措施,做好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清掃,注意體格鍛煉和營養(yǎng),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對易感人群應采取相對隔離措施,如避免接觸病人,不去公共場所等;對幼兒、年老體弱者等高危人群可本著自愿的原則選擇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