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邪即感和感邪深重 與齡俱增
因為老年人陰陽氣血之虛與日俱增,《黃帝內經》說“年四十陰氣自半”,“七十已后血氣虛憊”矣。體虛不耐寒溫,即便是季節(jié)變換亦成老人感冒的常見病因,一般別人感冒,體虛老人多易隨之,甚至稍吹風、稍減衣即會感冒。
值得注意的是,中醫(yī)有“非其時而有其氣”的致病觀點,即如夏天不熱反涼,冬天不冷反暖,這時老年人很容易感冒,現(xiàn)在大家生活在“人工氣候”的環(huán)境中,夏有空調,冬有暖氣,老年人稍有不慎就會感冒。
如果有瘟疫流行,如非典、禽流感暴發(fā)或氣候劇變,或淋雨受寒太重,或悲怒過度,或過度操勞等,老年人感冒之后,往往全身怕冷,低燒、全身酸楚疼痛不適等,同時易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瀉拉稀,甚至大汗、脈弱、體乏、嗜睡等心腎陽氣機能衰退的全身虛寒,需要高度重視。而且感冒程度與年齡和正氣虛弱的程度,以及與感邪的淺深成正比!夺t(yī)原紀略》說“邪乘虛入,一分虛則感一分邪”,“十分虛則感十分邪”。
所以預防老年人感冒必須立足于補,而且是溫補。補中益氣丸、人參養(yǎng)榮丸、十全大補丸、參芪口服液等均是有效防感之成藥。
2、反復感冒 雜邪兼感
衰老受邪,不勝起居,容易舊邪未去,新邪繼之,導致老年人原來感冒將愈,新的一輪感冒又來,可稱之為“重疊感冒”,臨床上甚為多見,治療起來,頗是棘手。
40歲開始,五臟漸衰,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極易感受風寒濕熱,引起各種感冒。邪戀在身不能解,復以新感風寒,原有之宿疾,如咳喘、泄瀉、女性的尿路感染、男性的小便余瀝前列腺增生、心腦血管疾病等都將加重,而且變得更加遷延難愈。
因此,感冒后,一定要注意安舒靜養(yǎng),積極配合中藥等調理與治療,不能拖、不能扛,慎防第二次感冒重疊交叉感染。
3、感邪以陰邪居多
體對不同性質邪氣的易感性與體質密切相關。“外感邪氣,因體而異”。影響體質因素很多,“老壯不同氣”即是其中一條。老年人多以陽氣不足為主,所以特別容易招惹風寒與寒濕邪氣的侵犯,而引起“寒性感冒”。因為陽氣是生命活動的動力和抵御邪氣的主要力量,體壯者陽旺抗病力強,年老者陽衰抗病力差。所以老年人感冒“易寒為病”,包括風寒感冒、陽虛感冒、氣虛感冒、寒凝腹痛,寒濕吐下,以及寒痹身痛、濕痹重痛等。
所以治療老年感冒時,必須立足溫補和溫散,其中尤其以溫補為主,即“虛人感冒補其虛”,使陽氣旺盛,有足夠的力量,驅邪外出。治療上,黃芪、人參、當歸、白術等是“主打品”。千萬不要隨意擅自服用銀翹解毒片、感冒沖劑、白加黑之類。否則雪上加霜,徒傷陽氣。
另外,營養(yǎng)平衡、睡足睡好、適量運動,心情平衡以及適量曬太陽等,都能有助于防治老年感冒。
- 上一篇:提升免疫力 按穴道防感冒
- 下一篇:夏季感冒會帶來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