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經(jīng)治療,遷延不愈,痰多者,可采用敷貼的方法進行治療。
(1)藥物:蔥白、艾葉各6g。
用法:共搗爛,敷臍眼。另取一份,在虎口上刺至微血后,將藥包上,燒退即去藥。用于小兒肺炎有高熱者。
(2)藥物:白芥子末、面粉各30g。
用法:將上藥加水調(diào)粘成糊狀,用紗布包后,敷貼背部肺俞穴。每日1次,每次約15分鐘,出現(xiàn)皮膚發(fā)紅為止,連敷3日。
(3)藥物:桔梗、吳茱萸、白芥子各1g。
用法:共研細末,用白酒調(diào)成糊狀,敷貼肺俞穴(背部) 、膻中穴(兩乳中間)、涌泉穴(足底部),1日1次,每次3~5小時,7天1個療程。
(4)藥物:大黃、芒硝、大蒜各15~30g。
用法:先將前兩藥研為細末,將大蒜搗爛成泥狀,將藥末摻勻調(diào)成糊狀,敷膻中穴,用紗布敷蓋,膠布固定,如皮膚未出現(xiàn)反應(yīng),可連用3~5天,有反應(yīng)者可立即停用。
(5)藥物:天花粉、黃柏、乳香、沒藥、樟腦、大黃、生天南星、白芷等,各15~30g。
用法:將上藥研為細末,取3~5g以老陳醋調(diào)和成糊狀,置于紗布上,貼于胸部膻中穴,背部肺俞穴,每12小時更換1次,7天為1個療程。
- 上一篇:小兒肺炎怎么正確使用抗生素
- 下一篇:小兒肺炎需要使用激素治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