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從身體素質上來講,小兒的身體器官都是最新的,也是最健康的。而成人在社會上生存了幾十年,腸胃里寄生的細菌何其多,但是卻很少腹瀉。
小兒只有將這些細菌通過腹瀉的方式排出體外,才能清理掉腸胃里的細菌,重現(xiàn)健康潔凈的腸胃環(huán)境。而大多數(shù)父母不了解這些關系,孩子一腹瀉,馬上就去醫(yī)院打針吃藥。醫(yī)院本來就是病人聚集的場所,帶孩子過去更容易感染各種病菌,增加患病機會。而且通過西醫(yī)的打針吃藥,往往只會在當時壓制住細菌,讓癥狀不明顯,其實很容易復發(fā)。從實際長遠看,這樣的打針吃藥其實是阻止了幼兒腸胃抵抗功能的正常發(fā)揮。待下次遭遇同樣的腹瀉困擾時,情況會越來越厲害,到時只能求助于打針吃藥。長期反復下去,對身體的健康是相當有害處的。
作為父母,一方面要正確判斷小兒的腹瀉狀況,如果只是單純性的小兒腹瀉,并不伴有發(fā)熱等其他癥狀,父母大可不必往醫(yī)院跑。小兒的身體就是一部最新智能的機器,父母應該相信他們能自行調理解決這些小問題。另一方面,父母應該盡量減少小兒感染細菌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小兒感染細菌主要通過成人的唾液。唾液感染有兩個主要來源:
1.是幼兒與家人同桌進餐而受到感染。
咱們中餐的進食習慣就是讓大家同吃一碗菜,同用一副碗筷,幼兒如果用父母吃過的碗,吃父母吃過的菜,很容易就被父母殘留在碗里和菜里的唾液感染。父母的腸胃因為習慣了這些細菌的存在,所以不會有事,但是幼兒往往會出現(xiàn)腹瀉的癥狀。如果幼兒經(jīng)常受到腸胃細菌的感染,就會引起腸胃虛弱。所以父母應該為孩子準備專用的碗筷和專用的食物,這樣才能讓孩子吃得更干凈衛(wèi)生。如果不能做到這些,至少應該培養(yǎng)良好的中餐進食習慣,設立專用的大調羹和筷子,用來給家庭成員舀湯夾菜,而每個家庭成員都備有各自的小湯勺和筷子,用來進食。這樣就能減少幼兒因為飯菜而感染病毒的機會。
2.是鄰里鄉(xiāng)親之間的喂食。
越是長得可愛的小孩,被父母抱出去串門時越能受到大家的喜愛,這時候他們往往喜歡用一些小零食或者自己吃了一半的食物來喂食。幼兒吃過之后,回家可能就會腹瀉,這就說明食物喂食讓他感染細菌了。為了減少這一類的感染途徑,父母最好能婉言謝絕鄰里鄉(xiāng)親的喂食,或者給孩子自備零食,出門就帶在身邊,這樣減少孩子接受喂食的機會。
綜上所述,單純性的小兒腹瀉只是一種腸胃抵抗系統(tǒng)與細菌斗爭而導致的結果,意味著幼兒擁有健康靈敏的腸胃保護機能。而經(jīng)常性的小兒腹瀉也會導致幼兒腸胃虛弱,所以作為父母,應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衛(wèi)生的進食環(huán)境,盡量減少幼兒感染細菌的機會,這樣才能為避免小兒腹瀉打下堅實基礎。
- 上一篇:驚!喝甘蔗水也能引發(fā)小兒腹瀉?
- 下一篇:小兒腹瀉宜吃魚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