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癥在臨床上的常見證型主要有:腎虧不育、氣血虛損不育、肝郁血瘀不育和痰濕壅滯不育。
腎虧不育
腎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內(nèi)藏精氣。若腎元虧虛,精氣不足,命火衰微,真陰虧損,則可導致不育。腎虧者證見婚后不育,性欲淡漠,遺精日作,陽痿早泄,頭昏目眩,神疲乏力,精液稀薄,或過于稠粘,精子數(shù)少,活動力弱。如為陽虛,則兼見面色? 白,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遲;如為陰虛,則見面色潮紅,手足心熱,煩渴不寢,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腎虧不育者,治以益腎補精。腎虧不育屬陽虛者,用景岳贊育丹加減?捎檬斓、當歸、枸杞子、山茱萸、附子、肉桂、巴戟天、蛇床子、韭子、肉蓯蓉、仙靈脾、紫河車、白術、益母草。腎虧不育屬陰虛者,可用五子衍宗丸合六味地黃丸加減。藥用菟絲子、枸杞子、生地、山茱萸、五味子、覆盆子、車前子、山藥、茯苓、澤瀉、丹皮、紫河車、黃柏、知母。
氣血虛損不育
此證型多因后天失調(diào),脾胃虛弱,受納健運失司,以致水谷精微無以化生所致。因精血同源,互為資生,氣血虧虛,則精失化源,故為不育。氣血虛損不育者,證見婚后不育,面色萎黃,形體虛衰,動則氣短,言語低微,頭暈目眩,納呆便溏,心悸失眠,精液量少,精子不足,活動力差,舌淡苔薄,脈沉細無力。治宜補養(yǎng)氣血,以十全大補湯加減。可用黃芪、黨參、白術、茯苓、甘草、當歸、熟地黃、白芍藥、川芎、肉桂、仙靈脾、黃精、半夏、陳皮。
肝郁血瘀不育
此由內(nèi)傷七情而起,郁怒傷肝,肝失條達,氣郁不暢,氣滯血瘀,脈絡阻滯,精竅不利,宗筋縱緩,陽痿不舉,射精不能而不能孕育。證見婚后不能生育,情緒抑郁,性格沉悶,寡言少歡,胸脅脹滿,時時嘆息,口苦目眩,心煩失眠,或有射精不能之癥,或有陽痿不舉之象,終難交合,舌質(zhì)暗紅,或有瘀點,舌苔薄,脈弦或澀。治宜舒肝理氣,化瘀通絡。方擬柴胡疏肝散加減,可用柴胡、香附、白芍、川芎、路路通、王不留行、澤蘭葉、烏藥、廣郁金、枸杞子、菟絲子、仙靈脾、黃芪、紅花等。
痰濕壅滯不育
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損傷脾胃,水濕不運,內(nèi)聚成痰,痰濕阻于下焦精竅,乃致精液粘稠不化,精竅為痰濕所壅阻,則射精障礙,不能孕育。證見婚久不育,體態(tài)豐肥,面色? 白,神倦氣短,肢體困倦,頭暈心悸,常見精液粘稠不化,或為射精障礙,舌淡苔白膩,脈沉細。治宜燥濕化痰,活血通竅。以導痰湯加減。予半夏、蒼術、茯苓、陳皮、枳實、車前子、澤瀉、黨參、郁金、路路通、炙甲片、蔻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