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最新研究表明,越是只見鮮花草木高樓大廈、不見垃圾糞便豬圈茅屋的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哮喘的發(fā)病率就越高。
醫(yī)療科學技術的不斷改進,許多新的有效藥物尤其是抗菌藥物的問世和廣泛使用,使過去常見的大葉性肺炎、傷寒、麻疹等感染性和傳染性疾病已逐漸減少;加上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住條件和環(huán)境也有明顯的改善,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注意個人衛(wèi)生和環(huán)境衛(wèi)生,自我保健意識比任何時候更加強烈。但是,哮喘、過敏性氣管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等許多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發(fā)病率卻逐年上升。真是“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為什么改善生活衛(wèi)生條件,對孩子們衣食住行倍加注重,反而會更容易得哮喘呢?如果我們了解了新近研究的哮喘發(fā)病機制,就會明白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并不奇怪。
最新研究表明:哮喘是一種機體免疫功能失調的疾病,參與機體免疫反應的免疫細胞——T細胞在哮喘發(fā)病中起著重要作用。T細胞隨著人體的形成、出生和發(fā)育逐漸分化成兩類細胞:TH1和TH2細胞。接觸細菌病毒或遭受感染,T細胞便向TH1細胞的方向分化,TH1細胞具有抗微生物感染的作用;反之,T細胞就向TH2細胞方向分化,TH2細胞則與變應性疾病有關。TH1/TH2平衡消長是機體免疫反應的基本方式。在居住環(huán)境中長期使用有抗菌作用的清潔劑或經(jīng)常使用殺蟲劑等,對病原微生物的接觸以及細菌或病毒自然感染的機會減少,于是,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產生TH1反應減弱,TH2反應相對增強,機體就易于發(fā)生過敏或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
所以,經(jīng)濟水平越高,生活衛(wèi)生條件越好,只見鮮花草木高樓大廈、不見垃圾糞便豬圈茅屋的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哮喘的發(fā)病率就越高。據(jù)有關資料顯示,香港兒童哮喘發(fā)病率比內地兒童高三倍。在歐洲和日本的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來自大家庭、早期入托、曾經(jīng)感染結核或麻疹的孩子,其哮喘和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病率均顯著低于來自小家庭、晚期入托和從未感染結核和麻疹的孩子。這是因為兒童如果在幼兒期有多次“接觸”病毒、細菌,甚至感染的機會,如傷風、腸胃炎等,那么每次接觸都會令身體做出調整,使免疫系統(tǒng)得以成熟,從而降低日后患哮喘的機會。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完全不必因害怕自己或子女染病,而刻意使用帶有殺菌作用的清潔劑和衛(wèi)生用品,亦不必刻意遠離人多的公眾場所;患傷風感冒腹痛腹瀉不必過分緊張,因為這類疾病超過90%是由病毒引起的,大多數(shù)無生命危險,亦可自愈,故不必濫用抗生素。不少患者或家長帶孩子求醫(yī),以為只有服用抗生素,疾病才會痊愈。事實上,濫用抗生素反會殺死體內的有益菌,亦會令真正的致病菌產生耐藥性,潛在的危險便是增加日后患哮喘的危險性。
小知識
哮喘病人要做哪些檢查
“支氣管激發(fā)試驗”或“運動試驗” 利用可以引起氣道反應的試劑加上一定強度的運動,檢測受試者的氣道反應性高低。氣道反應性高,指的是氣道在一些理化因子刺激下,引起較正常人更強和更早的收縮反應。它是支氣管哮喘的主要特征和診斷依據(jù),是區(qū)別哮喘病人與正常人最主要最可靠的臨床指標。該試驗為臨床上許多不典型的哮喘如咳嗽變異性哮喘、癥狀不明的隱匿性哮喘等的診斷提供依據(jù)。
該試驗還可用于病情及預后的判斷。氣道反應性越高的病人,其哮喘程度越重,對治療藥物的需要量也相應加大。為判斷治療方案是否恰當,定期測定氣道反應性是必要的。組織胺或乙酰膽堿吸入法,是檢查時常用的方法。
支氣管舒張試驗 吸入支氣管擴張劑(β2-受體激動劑)后15分鐘,復查肺通氣功能,改善率大于或等于15%為陽性。該試驗是評價氣道阻塞可逆程度的檢查,適用于發(fā)作期、肺通氣功能(FEV1)小于60%的正常預計值者。
過敏原皮膚試驗 過敏性哮喘在臨床上最為常見,約占70%。所以,支氣管哮喘的診斷一旦確立,就應進一步做特異檢查以明確是否過敏性哮喘及過敏原為何物。過敏原皮膚試驗是其中的主要方法之一,將過敏原浸液滴于皮膚上,用挑刺針刺入皮膚淺層,輕輕將皮膚挑起,隨即退出針尖,15~20分鐘后觀察結果。
- 上一篇:哮喘到到底有哪些危害
- 下一篇:哮喘有哪些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