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與“著涼”無關
生活中,很多人常把感冒和著涼聯(lián)系在一起。雖然感冒病因很明確,但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一著涼、受寒就感冒了呢?
“著涼”不會直接導致感冒。生物醫(yī)學早已明確,溫度降低不會引起感冒。比如,常年生活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極少患感冒。生活中,有些人著涼后感冒是因為:冬春季節(jié)由于天氣干冷,鼻子在吸入冷空氣時,鼻黏膜上的血管因為寒冷和干燥而收縮,使其暫時處于缺血狀態(tài),從而引起鼻黏膜抵抗力下降,使病毒在鼻黏膜上更容易繁衍,從而容易感冒。
感冒與人體免疫力下降有關
(1)壓力:壓力大無論是過度勞累,還是焦慮和悲觀的情緒都會給人體的植物神經(jīng)造成不良影響,從而影響到內分泌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造成一段時間內人體免疫力急劇下降,人們常見的“上火”,就是焦慮的情緒影響到人體免疫力,而使長時間潛伏在人體中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得到了繁殖機會而致病。同樣,休息不足、長時間做重體力工作、暴飲暴食等,也都會造成人體超負荷運轉,導致免疫力降低。
(2)運動:少適量的鍛煉能促進人體的內循環(huán)和內分泌,促進人體臟器功能的增強,從而提升人體免疫力。運動少會使人體的各個系統(tǒng)處在懈怠狀態(tài),一旦出現(xiàn)病毒入侵,臟器的各項功能不能被迅速調動起來并投入運轉。實驗證明,不運動或很少運動的人比經(jīng)常運動的人更容易患感冒。
(3)衰老: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病后恢復較慢,并且更容易得感冒。這是因為人體的臟器等在自然老化后,其功能已經(jīng)不能完全發(fā)揮,或者達不到年輕時的水平,從而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
- 上一篇:警惕!感冒藥“隱形殺手”
- 下一篇:寶寶防流感的四個小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