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英國女子路易絲·布朗是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當她出生時,許多人曾擔心她長成一名“畸形怪物”,甚至可能無法生育。但如今路易絲不僅沒有長成“怪物”,而且過著與普通人并無二樣的幸福生活。更令人欣喜的是,在結婚兩年多后她通過自然方式懷孕,并于2007年1月10日在英國西部港口城市布里斯托順利生下一名男嬰。
路易絲的丈夫、37歲的銀行保安員衛(wèi)韋斯利·穆林德欣喜若狂,欣然給兒子取名卡麥倫·約翰·穆林德。小穆林德出生時不到6磅,雖然小了點,但很健康。目前,夫婦倆將孩子帶回布里斯托市的家中照顧,并給他專門精心布置了一間臥室。路易絲高興地說:“這就像是夢想成真一般。”丈夫韋斯利也稱:“我們都很興奮即將成為父母,我知道路易絲將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母親。”
路易絲實現(xiàn)了自己當母親的愿望,然而,小穆林德的出生依然無法消除科學家對試管嬰兒及其后代健康狀況的擔憂。
健康風險凸顯
被評為20世紀改變?nèi)祟惿畹闹卮罂萍及l(fā)明之一的試管嬰兒技術,雖然從誕生至今備受爭議,但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倫理方面,對技術本身的安全性卻少有人關注。
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對嬰兒健康造成高風險的原因,主要來自于父母雙方的遺傳。例如糖尿病和高血壓有可能讓嬰兒在子宮里就受到傷害。但最近幾年的研究表明,試管受精和其他輔助生育技術也可能是導火線之一,通過生育治療出生的嬰兒更有可能患上自閉癥、癌癥、腦癱、智障等疾病。
2006年7月,英國倫敦一家醫(yī)院報道說,自閉癥在一般民眾中的發(fā)病率是0.39%,而試管嬰兒患病的風險高達1.56%,是普通人的4倍。另外,患白血病和腦腫瘤的幾率也高得多。
更多小問題的犯病率,如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動癥,試管嬰兒比正常嬰兒高出40%,而影響聽覺和視覺的疾病狀況更是高出2倍。研究發(fā)現(xiàn),生育治療的兒童有多出30%的機會進入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并在醫(yī)院比別人多住三天以上。研究人員強調(diào),這些數(shù)字代表了相對的危險性。
瑞典烏普薩拉市兒童醫(yī)院的斯特龍伯格和他的同事發(fā)現(xiàn),試管嬰兒更有可能患有明顯的神經(jīng)問題,特別是腦癱。他們通過對比得出,試管嬰兒中患腦癱的人數(shù)比普通嬰兒高出了一倍以上。斯特龍伯格博士認為,這些結果“很可能是在試管受精過程中造成的”。
芬蘭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也顯示,與自然懷孕生育的小孩相比,試管嬰兒的身體更差。芬蘭國立衛(wèi)生福利研究和發(fā)展中心發(fā)現(xiàn),試管嬰兒童年的整體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各種疾病的患病率高居不下。一些兒童疾病發(fā)病率的攀升與試管嬰兒數(shù)量的增加有密切關系。
美國舊金山加州大學的瑪麗·克勞蓋恩對2000名通過生育治療懷孕的婦女和2000名自然懷孕分娩的母親,進行了跟蹤對比調(diào)查。她發(fā)現(xiàn),原先的不孕婦女在通過技術手段懷孕后將出現(xiàn)更多的并發(fā)癥,如早產(chǎn)、驚厥、難產(chǎn)和剖腹產(chǎn)。她們所生子女的體重也比正常出生的嬰兒輕20%以上。
克勞蓋恩在美國生殖醫(yī)學學會2006年年會上說:“接受生育治療后,大多數(shù)不孕夫婦所生子女是健康的,但是哪怕有一對夫婦的危險因素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生不健康,那么這些因素也應予以考慮。”
- 上一篇:不孕不育不要盲目做試管嬰兒
- 下一篇:做試管嬰兒要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