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育齡婦女的生殖道有自然防御機制。陰道內(nèi)微生物是以陰道桿菌占優(yōu)勢,在雌激素的影響下,陰道上皮不斷增生并富含糖原,借助陰道桿菌作用,糖原分解為乳酸,維持陰道pH值4~5,能有效地殺滅病原菌或抑制其繁殖。由于陰道桿菌在陰道壁形成生物膜起保護作用,雖然在正常婦女的外陰陰道中,也常能見到不同的微生物,但臨床上并不表現(xiàn)炎癥。
滴蟲性外陰陰道炎引起的不孕
病因:由陰道毛滴蟲引起的滴蟲性陰道炎是比較常見的。陰道毛滴蟲為一種寄生性原蟲,最適宜繁殖的pH值為5。5~6.0,在pH值《5.0或者》7.5的陰道環(huán)境中不易生存。當(dāng)?shù)蜗x大量繁殖可波及外陰部,引起滴蟲性外陰炎。
臨床表現(xiàn):外陰癢夜間更甚,帶下多、色黃有臭氣味。檢查見外陰有抓痕、潮紅皮損,陰道液略呈灰黃綠色、稀薄呈泡沫狀、系因糖原被分解產(chǎn)氣所致。陰道粘膜充血,深部可見小出血斑點;常與霉菌等合并感染,若泌尿道同時感染可出現(xiàn)尿痛、尿頻、下腹墜脹感等。
- 上一篇:女性怎么遠離婦科炎癥方法
- 下一篇:陰道囊腫有哪些診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