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睪癥指的是嬰兒出生2個月以后,雙側或單側睪丸沒有下降到陰囊內的一種畸形狀態(tài)。隱睪癥分真性隱睪和假性隱睪兩種。假性隱睪是指在陰囊內膜不到睪丸,但陰囊上方或腹股溝部可摸到睪丸;
真性隱睪不但在陰囊內摸不到睪丸,就是在陰囊上部或腹股溝處也摸不到睪丸,其位置過高,常位于腹腔內。不論是真性、假性隱睪,還是雙側、單側隱睪,統(tǒng)稱為隱睪癥。
手術治療
①睪丸固定,開刀將睪丸強行固定在陰囊內,乃治療隱睪癥最主要和最有效方法,大多數患者采用此法可獲得成功治療。手術時機選擇十分重要,過早可能失去隱睪自行下降的機會,過晚又將影響睪丸的功能,過去主張2~5歲為宜,最遲不超過6歲。近年有學者提出宜在2歲前就手術治療,理由是2歲后患兒的睪丸組織已經發(fā)生病理變化。
②睪丸移植,隨著顯微外科手術的廣泛開展,用自體睪丸移植法治療高位隱睪獲得較好效果。醫(yī)生別出心裁地將整個隱睪連同它的血管一齊切下,“搬家”到陰囊里,再在顯微鏡下手術,將睪丸血管小心地吻合在腹壁下動、靜脈上,以保證睪丸的血液循環(huán)。
③睪丸切除術,一旦發(fā)現(xiàn)睪丸明顯發(fā)育不良,萎縮變小或質地變軟等喪失功能情況,應毫不留情地將隱睪切除,以防日后發(fā)生惡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