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宮牛黃丸

  安宮牛黃丸的用法用量

  組成:牛黃、水牛角濃縮粉、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黃、黃連、黃芩、梔子、郁金、冰片。

  用法:口服。一次1丸,一日1次;小兒三歲以內(nèi)一次1/4丸,四歲至六歲一次1/2丸,一日1次;或遵醫(yī)囑。

  安宮牛黃丸的功用主治

  功用:清熱解毒,鎮(zhèn)驚開竅。

  主治:用于熱病,邪入心包,高熱驚厥,神昏譫語;中風(fēng)昏迷及腦炎、腦膜炎、中毒性腦病、腦出血、敗血癥見上述證候者。

  安宮牛黃丸的禁忌

  1、本品為熱閉神昏所設(shè),寒閉神昏不得使用。

  2、本品處方中含麝香,芳香走竄,有損胎氣,孕婦慎用。

  3、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膩之品,以免助火生痰。

  4、本品處方中含朱砂、雄黃,不宜過量久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5、在治療過程中如出現(xiàn)肢寒畏冷,面色蒼白,冷汗不止,脈微欲絕,由閉證變?yōu)槊撟C時,應(yīng)立即停藥。

  6、高熱神昏,中風(fēng)昏迷等口服本品困難者,當鼻飼給藥。

  7、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使用本品應(yīng)遵醫(yī)囑。

  8、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jiān)護下使用。

  10、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

  11、服用前應(yīng)除去蠟皮、塑料球殼及玻璃紙;本品不可整丸吞服。

查看詳情

安宮牛黃丸的功效與作用

牛黃清心丸

  牛黃清心丸的用法用量

  組成:牛黃、當歸、川芎、甘草、山藥、黃芩、苦杏仁(炒)、大豆黃卷、大棗(去核)、白術(shù)(炒)、茯苓、桔梗、防風(fēng)、柴胡、阿膠、干姜、白芍、人參、六神曲(炒)、肉桂、麥冬、白蘞、蒲黃(炒)、人工麝香、冰片、水牛角濃縮粉、羚羊角、朱砂、雄黃。

  用法:口服。一次1丸,一日1次。

  牛黃清心丸的功用主治

  功用:清心化痰,鎮(zhèn)驚祛風(fēng)。

  主治:用于風(fēng)痰阻竅所致的頭暈?zāi)垦?,痰涎壅盛,神志混亂,言語不清及驚風(fēng)抽搐、癲癇。

  牛黃清心丸的禁忌

  1、孕婦慎用。

  2、本品處方中含朱砂、雄黃,不宜過量久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3、服用前應(yīng)除去蠟皮、塑料球殼;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查看詳情

紫雪丹

  紫雪丹的方歌方義

  方義:本證為溫?zé)岵“l(fā)展過程中,熱邪熾盛,內(nèi)陷心包,傷及津液,引動肝風(fēng)所致,其中熱邪熾盛為首要病因。

  方中石膏、滑石、寒水石清熱瀉火;羚羊角涼肝熄風(fēng);犀角清心涼血解毒;升麻、玄參、炙甘草清熱解毒;樸硝、硝石清熱散結(jié);麝香開竅醒神;木香、丁香、沉香宣通氣機,以助開竅;朱砂、磁石、金箔重鎮(zhèn)安神。

  紫雪丹的用法用量

  組成:本方由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犀角、羚羊角、木香、沉香、元參、升麻、甘草、丁香、樸硝、硝石、麝香、朱砂等十六味藥物配制而成。各地配制不同,藥味和藥量各有出入。

  用法:口服,冷開水調(diào)下。每次1.5克~3克,每日2次。周歲小兒每次0.3克,每增1歲遞增0.3克,1日1次,5歲以上小兒遵醫(yī)囑,酌情服用。

  加減:現(xiàn)代常加減運用于治療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發(fā)病后期,重癥肺炎,化膿性感染敗血癥,小兒麻疹毒陷營血,斑疹傷寒,猩紅熱等有上述癥狀者。

  紫雪丹的功用主治

  功用:清熱解毒,鎮(zhèn)痙熄風(fēng),開竅定驚。

  主治:溫?zé)岵?、熱邪?nèi)陷心包,癥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抽風(fēng)痙厥、口渴唇焦,尿赤便閉,及小兒熱盛驚厥。

  紫雪丹的禁忌

  使用本方中病即止,不宜過用。孕婦忌服。還有運動員不能服用,服用后會長生興奮,使興奮劑這一關(guān)過不了。忌食辛辣油膩.

查看詳情

十香返生丸

  十香返生丸

  方解:方中沉香、檀香、木香、香附理氣;降香、乳香、郁金活血化瘀,降香兼能行氣止痛;蘇合香、安息香、麝香、冰片、琥珀、牛黃醒神開竅;僵蠶息風(fēng)止痙;丁香溫里散寒;訶子肉、蓮子心澀精止瀉;瓜蔞、礞石清熱化痰;甘草調(diào)和諸藥。諸藥共奏開竅化痰,鎮(zhèn)靜安神之功效。

  十香返生丸用法用量

  組成:沉香、丁香、檀香、青木香、香附(醋炙)、降香、廣藿香、乳香(醋炙)、天麻、僵蠶(麩炒)、郁金、蓮子心、瓜蔞子(蜜制)、金礞石(煅)、訶子肉、甘草、蘇合香、安息香、麝香、冰片、朱砂、琥珀、牛黃。

  用法: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或遵醫(yī)囑。

  十香返生丸的功用主治

  功用:開竅化痰,鎮(zhèn)靜安神。

  主治:中風(fēng)痰迷心竅引起:言語不清,神志錯迷,痰涎壅盛,牙關(guān)緊閉。

  十香返生丸的禁忌

  孕婦忌服。

  1.本品處方中含朱砂,不宜過量久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服用前應(yīng)除去蠟皮、塑料球殼;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查看詳情

小兒回春丹

  小兒回春丹用法用量

  組成:川貝母、陳皮、木香、白豆蔻、枳殼、法半夏、沉香、天竺黃、僵蠶、全蝎、檀香各37.5克,牛黃、麝香各12克,膽南星60克,鉤藤24克,大黃60克,天麻37.5克,甘草26克,朱砂適量。

  用法:上藥為小丸,每丸重0.09克。周歲以下,每次1丸;一至二歲,每次2丸,每日二三次。

  小兒回春丹的功用主治

  功用:開竅定驚,清熱化痰。

  主治:小兒急驚,痰熱蒙蔽,發(fā)熱煩躁,神昏驚厥,或反胃嘔吐,夜啼吐乳,痰嗽哮喘,腹痛泄瀉。

查看詳情

行軍散

  行軍散用法用量

  組成:西牛黃、當門子、真珠、梅片、硼砂各3克,明雄黃(飛凈)24克,火消0.9克,金箔20頁。

  用法:上八味,各研極細如扮,再合研勻,瓷瓶密收,以蠟封之。每服0.9~1.5克,涼開水調(diào)下,或點眼、搐鼻。

  行軍散的功效主治

  功效:通關(guān)開竅,解毒辟穢。

  主治:治霍亂痧脹,山嵐瘴癘,及暑熱穢惡諸邪,直中包絡(luò),頭目昏暈,不省人事,肚腹絞痛,嘔吐泄瀉,四肢厥冷,牙關(guān)緊閉等危急之證。并治口瘡喉痛。點目,去風(fēng)熱障翳;搐鼻,辟時疫之氣。

  行軍散的禁忌

  本方辛香走竄,孕婦慎服。

查看詳情

至寶丹

  至寶丹

  方歌:至寶朱砂麝息香,雄黃犀角與牛黃,金銀二箔兼龍腦,琥珀還同玳瑁良。

  方義:本方證因痰熱內(nèi)閉,瘀阻心竅所致。痰熱擾亂神明,則神昏譫語、身熱煩躁;痰涎壅盛,阻塞氣道,故喉中痰鳴、轆轆有聲、氣息粗大;舌絳苔黃垢膩,脈滑數(shù)為痰熱內(nèi)閉之象。至于中風(fēng)、中暑、小兒驚厥,皆可因痰熱內(nèi)閉,而見身熱煩躁、痰盛氣粗,甚至?xí)r作驚搐等癥。邪熱固宜清解,然痰盛而神昏較重,尤當豁痰化濁開竅,故治以化濁開竅、清熱解毒為法。葉天土所謂“舌絳而苔黃垢膩,中夾穢濁之氣,急加芳香逐之”即是此義。

  方中麝香芳香開竅醒神;牛黃豁痰開竅,合犀角清心涼血解毒,共為君藥。臣以安息香、冰片 (龍腦)辟穢化濁,芳香開竅,與麝香同用,為治竅閉神昏之要品晶;玳瑁清熱解毒,鎮(zhèn)驚安神,可增強牛黃、犀角清熱解毒之力。由于痰熱瘀結(jié),痰瘀不去則熱邪難清,心神不安,故佐以雄黃助牛黃豁痰解毒;琥珀助麝香通絡(luò)散瘀而通心竅之瘀阻,并合朱砂鎮(zhèn)心安神。原方用金銀二箔,意在加強琥珀、朱砂重鎮(zhèn)安神之力。

  至寶丹的用法用量

  組成:生烏犀(水牛角代)、生玳瑁、琥珀、朱砂、雄黃各30g,牛黃、龍腦、麝香各0.3g,安息香(酒浸,重湯煮令化,濾過滓,凈)45g,金銀箔各五十片。

  用法:上丸如皂角子大,人參湯下一丸,小兒量減。

  現(xiàn)代用法:水牛角、玳瑁、安息香、琥珀分別粉碎成細粉;朱砂、雄黃分別水飛成極細粉;將牛黃、麝香、冰片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加適量煉蜜制成大蜜丸,每丸重3g??诜?,每次1丸,每日1次,小兒減量。本方改為散劑,用水牛角濃縮粉,不用金銀箔,名“局方至寶散”。每瓶裝 2g,每服2g,每日1次;小兒3歲以內(nèi)每次0.5g,4-6歲每次1g;或遵醫(yī)囑。

  加減:本方清熱之力相對不足,可用《溫病條辨》清宮湯送服本方,以加強清心解毒之功;若濕熱釀痰,蒙蔽心包,熱邪與痰濁并重,癥見身熱不退、朝輕暮重、神識昏蒙、舌絳上有黃濁苔垢者,可用《溫病全書》菖蒲郁金湯(石菖蒲、炒梔子、鮮竹葉、牡丹皮、郁金、連翹、燈心、木通、淡竹茹、紫金片)煎湯送服本方,以清熱利濕、化痰開竅;如營分受熱,瘀阻血絡(luò),瘀熱交阻心包,癥見身熱夜甚、譫語昏狂、舌絳無苔或紫暗而潤、脈沉澀者,則當通瘀泄熱與開竅透絡(luò)并進,可用《重訂通俗傷寒論》犀地清絡(luò)飲(水牛角汁、丹皮、連翹、淡竹瀝、鮮生地、生赤芍、桃仁、生姜汁、鮮石菖蒲汁、鮮茅根、燈心)煎湯送服本方;如本方證有內(nèi)閉外脫之勢,急宜人參煎湯送服本方。

  至寶丹的功用主治

  功用:化濁開竅,清熱解毒。

  主治:主治痰熱內(nèi)閉心包證。神昏譫語,身熱煩躁,痰盛氣粗,舌絳苔黃垢膩,脈滑數(shù)。亦治中風(fēng)、中暑、小兒驚厥屬于痰熱內(nèi)閉者。

  臨床運用:常用于治療急性腦血管病、腦震蕩、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肝昏迷、冠心病心絞痛、尿毒癥、中暑、癲癇等證屑痰熱內(nèi)閉者。

  運用:本方是治療痰熱內(nèi)閉心包證的的常用方。臨床應(yīng)用以神昏譫語,身熱煩躁,痰盛氣粗,舌絳苔黃垢膩。脈滑數(shù)為辨證要點。

  至寶丹的禁忌

  本方芳香辛燥之品較多,有耗陰劫液之弊,故神昏譫語由陽盛陰虛所致者忌用;孕婦慎用。

  至寶丹的文獻資料

  1.原書方治 《蘇沈良方》卷5引自《靈苑方》 :“舊說主疾甚多,大體專療心熱血凝,心膽虛弱,喜驚多涎,眼中驚魘,小兒驚熱,女子‘憂勞,血滯血厥,產(chǎn)后心虛怔忡尤效。”

  2.方論選錄①《醫(yī)略六書》卷1:“諸中卒倒,痰熱閉遏,血氣不能流利而神志失養(yǎng),故寒熱交錯,神昏不語焉。生犀、玳瑁清心熱以存陰,朱砂、琥珀散瘀結(jié)以安神,牛黃、雄黃燥濕豁痰,麝香、龍腦通竅開閉,金箔、銀箔鎮(zhèn)墜心熱以安神明也。諸藥為末,入安息膏丸,取其解熱散結(jié)、通竅辟邪,為暴仆卒中,痰血閉結(jié)之專方。調(diào)化用參湯、用童便、用姜汁,乃扶元、散瘀、降火、開痰之別使也。”

 ?、凇稖夭l辨》卷1:“此方會萃各種靈異,皆能補心體,通心用,除邪穢,解熱結(jié),共成撥亂反正之功。大抵安宮牛黃丸最涼,紫雪次之,至寶又次之。主治略同,而各有所長,臨用對證斟酌可也。”

查看詳情

人丹

  人丹的用法用量

  組成:生石膏、滑石、兒茶、甘草、薄荷水、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陳皮、干姜、肉桂。

  用法:口服或含服,一次0.1~0.2克。

  人丹的功用主治

  功用:清熱解暑,避穢止嘔,驅(qū)風(fēng)健胃。

  主治:用于中暑嘔吐,胸中滿悶,頭目眩暈,水土不服,消化不良,惡心嘔吐,暈船,輕度中暑酒醉飽滯。

  人丹的禁忌

  嬰幼兒、孕婦禁用。

查看詳情

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

  方義:方中人工麝香活血化瘀,開竅止痛,為君藥。人參益氣行滯,肉桂溫陽通脈,蟾酥開竅之痛,蘇合香芳香溫通,共為臣藥,人工牛黃開竅醒神,冰片開竅止痛,共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芳香溫通,開竅止痛,益氣強心之功。

  麝香保心丸用法用量

  組成人工麝香,人參提取物,人工牛黃,肉桂,蘇合香,蟾酥,冰片。

  用法:口服。一次1~2丸,一日3次;或癥狀發(fā)作時服用。

  麝香保心丸的功用主治

  功用:芳香溫通,益氣強心。

  主治: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痹,癥見心前區(qū)疼痛、固定不移;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絞痛、心肌梗死見上述證候者。

  麝香保心丸的禁忌

  1、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2、藥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3、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4、運動員慎用。

  5、孕婦及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查看詳情

蘇合香丸

  蘇合香丸用法用量

  組成:蘇合香、安息香、冰片、水牛角濃縮粉、人工麝香、檀香、沉香、丁香、香附、木香、乳香(制)、蓽茇、白術(shù)、訶子肉、朱砂。

  用法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蘇合香丸的功用主治

  功用:芳香開竅,行氣止痛。

  主治:用于痰迷心竅所致的痰厥昏迷、中風(fēng)偏癱、肢體不利,以及中暑、心胃氣痛。

  蘇合香丸的禁忌

  孕婦禁用。

  服用前應(yīng)除去蠟皮、塑料球殼;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查看詳情

紫金錠

  紫金錠

  方義:方中重用山慈菇清熱消腫,化痰散結(jié),并能解毒;配伍麝香芳香開竅,行氣止痛,共為君藥。千金子霜、紅大戟逐痰消腫;五倍子澀腸止瀉;雄黃化痰辟穢解毒;朱砂重鎮(zhèn)安神;俱為佐藥。諸藥共奏辟瘟解毒,消腫止痛之功。

  紫金錠用法用量

  組成:山慈菇,紅大戟,千金子霜,五倍子,麝香,朱砂,雄黃。

  用法:口服。一次0.6~1.5克,一日2次。外用。醋磨調(diào)敷患處。

  紫金錠的功用主治

  功用:辟瘟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用于中暑,脘腹脹痛,惡心嘔吐,痢疾泄瀉,小兒痰厥;外治疔瘡癤腫,痄腮,丹毒,喉風(fēng)。

  紫金錠的禁忌

  孕婦忌服。

  運動員慎用。

查看詳情

冠心蘇合丸

  冠心蘇合丸

  方義:方中蘇合香、冰片芳香開竅;木香、,檀香、,乳香行氣解郁,散寒止痛,活血化瘀。諸藥共奏理氣寬胸止痛之功。

  冠心蘇合丸用法用量

  組成:蘇合香,冰片,乳香(制),檀香,土木香。

  用法:嚼碎服。一次1丸,一日1~3次;或遵醫(yī)囑。

  冠心蘇合丸的功用主治

  功用:理氣,寬胸,止痛。

  主治:用于寒凝氣滯、心脈不通所致的胸痹,癥見胸悶、心前區(qū)疼痛;冠心病心絞痛。

  現(xiàn)代應(yīng)用:用于冠心病心絞痛,銀屑病。

  冠心蘇合丸的禁忌

  孕婦禁用。

  1.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若癥狀未緩解,應(yīng)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3.胃痛病人不宜服用。

查看詳情

聲明:本站圖/文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收集,僅供病友參考,不作為醫(yī)療診斷依據(jù)。

閩公網(wǎng)安備 35020302001071號 ICP證書

Copyright ? 2022-2025廈門沃鴻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版權(quán)所有

閩ICP備13021446號-22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wù)資格證書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