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方劑百科/癰瘍劑/薏苡附子敗醬散

薏苡附子敗醬散

  薏苡附子敗醬散

  方義:本方所治腸癰,是由素體陽虛,寒濕瘀血互結(jié),腐敗成膿所致。方中重用薏苡仁利濕排膿,輕用附子扶助陽氣,以散寒濕,佐以敗醬破瘀排膿。配合成方,共奏利濕排膿,破血消腫之功。

  薏苡附子敗醬散的用法用量

  組成:薏苡仁30克,附子6克,敗醬草15克。

  用法:上藥三味,杵為粗末。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頓服。

  薏苡附子敗醬散的功效主治

  功效:排膿消腫。

  主治:腸癰內(nèi)已成膿,身無熱,肌膚甲錯,腹皮急,如腫狀,按之軟,脈數(shù)。現(xiàn)用于急性闌尾炎膿腫已成,或慢性闌尾炎急性發(fā)作,腹部柔軟,壓痛不明顯,并見面色蒼白,脈弱等陽虛證候者。

  薏苡附子敗醬散的各家論述

  1.《金匱玉函經(jīng)二注》:血積于內(nèi),然后錯甲于外,經(jīng)所言也。腸癰何故亦然那?癰成于內(nèi),血泣而不流也。惟不流,氣亦滯,遂使腹皮如腫,按之仍濡。雖其患在腸胃間,究非腹有積聚也。外無熱而見數(shù)脈者,其為癰膿在里可知矣。然大腸與肺相表里,府病而或上移于臟,正可虞也。故以保肺而下走者,使不上乘。附子辛散以逐結(jié),敗醬苦寒以祛毒而排膿。務(wù)令膿化為水,仍從水道而出,將血病解而氣亦開,抑何神乎。

  2.《金匱要略心典》:薏苡破毒腫,利腸胃為君;敗醬一名苦菜,治暴熱火瘡,排膿破血為臣;附子則假其辛熱以行郁滯之氣爾。

聲明:本站圖/文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收集,僅供病友參考,不作為醫(yī)療診斷依據(jù)。

閩公網(wǎng)安備 35020302001071號 ICP證書

Copyright ? 2022-2025廈門沃鴻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版權(quán)所有

閩ICP備13021446號-22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wù)資格證書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