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分泌性卵泡黃素化:排卵是一個復雜的由多種激素協(xié)同作用完成的過程,這個女性原本身體的項激素分泌有關,中樞內分泌紊亂時可直接影響卵泡的生長發(fā)育及排卵的發(fā)生,由于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釋放中樞功能失調,泌乳素增加,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導致卵泡黃素化周期中黃體生成激素峰值較正常明顯下降,繼而影響卵巢功能,使膠原酶活化受阻致排卵障礙,而顆粒細胞黃素化不充分,可使孕酮分泌減少;或由于催乳激素增加,影響卵巢黃體生成激素受體的合成和維持,使卵泡對LH反應遲鈍,未經(jīng)排卵而直接黃素化,形成卵泡黃素化。
2、藥物等外部因素作用的影響:藥物促排卵或超促徘卵周期中,該綜合征的發(fā)生率明顯高過自然周期,表明在促排卵過程中卵泡的發(fā)育及成熟程度與自然周期不完全相同。如克羅米酚可使本綜合征明顯增加,據(jù)認為是克羅米酚C等藥物可導致卵巢基質及卵泡黃體化所致。
3、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影響: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卵泡黃素化的發(fā)生率及重復率較高。在輕、中、重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卵泡黃素化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3.3%、41.2%和72.7%。
4、精神心理因素的影響:亦有人認為與精神心理因素有關,長期不孕婦女處于緊張和不斷的應激狀態(tài)中,造成血中催乳素水平反復出現(xiàn)小峰值而影響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