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牡丹根

  臭牡丹根

  別名:臭楓根(《植物名實圖考》)。

  性味:辛苦,溫。

  入藥部位:為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

  臭牡丹根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6錢(鮮者1~2兩);或浸酒。

  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炮制9~10月間采收,曬干。

  臭牡丹根的功效主治

  功效:行氣健脾,祛風(fēng)平肝,消腫解毒。

  主治:治崩漏,白帶,頭暈,虛咳,高血壓,風(fēng)濕痛,腳氣,蕁麻疹,癰疽,痔瘡。

  臭牡丹根的配伍

 ?、僦晤^昏痛:臭牡丹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打入雞蛋二個(整煮),去渣,食蛋及湯。

 ?、谥未蟊阆卵撼裟档じ邋X至一兩,豬大腸不拘量。同燉湯服。

 ?、壑物L(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臭牡丹根一兩至一兩五錢。酒水各半煎,兩次分服?;蛲i蹄筋二兩燉湯服。

 ?、苤务ю?,跌打損傷:臭牡丹根四兩,燒酒一斤,同封浸(十六天可服)。每日飲酒一至二兩。(①方以下出《江西民間草藥》)

 ?、葜瘟〖玻岑彛撼裟档じ邋X至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拗问n麻疹:鮮臭牡丹根二兩。煎汁加雞蛋三只,煮食,連服數(shù)劑。(《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臭牡丹根的相關(guān)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煎洗腳腫。煮烏雞同食去頭昏。亦治毒瘡,消腫止痛。

  2.《草木便方》:清熱,補氣,健脾。治虛密骨蒸,氣腫,黃疸,腳弱。

  3.《分類草藥性》:健脾補氣。治白濁,咳嗽。燉烏骨雞服,大補中氣。

  4.《天寶本草》:補肺腎兩虛。治頭暈。

  5.《貴州民間方藥集》:為強壯劑。治虛弱,浮腫,消服脹,治腹痛。又可通經(jīng),治婦女血崩。

  6.《四川中藥志》:治腳氣,虛咳。

  7.《陜西中草藥》:行氣活血,祛風(fēng)平肝,消腫解毒。治崩漏,白帶,月經(jīng)不調(diào),頭暈?zāi)垦#哐獕?,風(fēng)濕疼痛,疝氣,脫肛,痔瘡,痢疾,癰疽瘡毒,毒蛇咬傷。

聲明:本站圖/文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收集,僅供病友參考,不作為醫(yī)療診斷依據(jù)。

閩公網(wǎng)安備 35020302001071號 ICP證書

Copyright ? 2022-2025廈門沃鴻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版權(quán)所有

閩ICP備13021446號-22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wù)資格證書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