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

  性味:味辛、性濕、無毒。

  歸經(jīng):心;肝;腎經(jīng)。

  入藥部位:為松煙和入膠汁、香料等加工制成之墨。入藥以陳久者為佳。

  形態(tài)特征:本品為圓柱形,兩端鈍圓,長10~20cm,直徑1.5~2.5cm。外表常見有布紋狀痕跡或龜裂紋。質堅硬而脆,斷面光滑,有光澤或無,常有小孔。嚼之較粘,舌尖清涼,氣香。

  墨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4.5g;或入丸、散。

  外用:磨汁涂。

  墨的功效主治

  功效:止血;消腫。

  主治:吐血;衄血;崩中漏下;血??;癰腫發(fā)背

  墨的各家論述

  1.《本草衍義》:墨,松之煙也,世有以粟草偽為者,不可用,須松煙墨方可入藥,然淮遠煙為佳,鹿延界內有石油,燃之,煙甚濃,其煤叮為墨,黑光如漆,松煙不入,其識文曰延川石液者,是不可人藥,當附于此。

  2.《綱目》:上墨以松煙用扲皮什解膠和造,或加香藥等物,今人多以窯突中墨煙,再三以麻油入內,用火燒過造墨,謂之墨煙,墨光雖黑,而非松煙矣,用者詳之。

  3.《醫(yī)林纂要》:墨,古用松煙,性近溫,今用桐汕煙,性近寒,然氣味輕虛,俱不失為平。珍之者加入珠、金、冰、麝,陳久為良。

聲明:本站圖/文均來自于網(wǎng)絡收集,僅供病友參考,不作為醫(yī)療診斷依據(jù)。

閩公網(wǎng)安備 35020302001071號 ICP證書

Copyright ? 2022-2025廈門沃鴻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閩ICP備13021446號-22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