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所致精神障礙,尤其是慢性酒中毒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非常復雜。
在物質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精神健康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然而,和抑郁癥一樣,很多精神疾病最可怕之處就在于“看上去不是病”,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礙正是如此,而在我市精神疾病高發(fā)率排行榜上,和抑郁癥“并駕齊驅”的,就是令人觸目驚心的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礙。近日,記者趕赴萊陽,對煙臺市心理康復醫(yī)院建院49年來收治的640例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綜合情況展開采訪。
酒精成精神健康惡性殺手
“我沒什么病,不就是喝點酒嗎?大夫你們好,還請你們多多關照,哈哈,改天我請你們吃飯。去!給我拿酒來……”
4日上午,宋輝在家人的陪同下走進病房時,還亢奮地沖著醫(yī)護人員大叫大嚷:“不喝酒我心里難受,這次出院我還要喝,少喝,一天兩斤就行。”
37歲的宋輝大學本科畢業(yè),是一名教師。宋輝的飲酒史已有10多年,近五六年酒量逐漸增加,每天要喝兩斤左右的白酒,常喝得酩酊大醉。近三年來,宋輝一日三餐必喝白酒,不喝則心煩意亂、焦慮不安、無精打采、吃不進飯,反之,一喝酒就會變得心情舒暢、有說有笑。據(jù)其家人介紹,宋輝曾多次試圖戒酒但每次都因為出現(xiàn)周身不適、多汗、手抖等癥狀而復飲。
沉溺于酒精無法自拔的宋輝也因“酒”擾亂了自己的生活,家庭關系日趨緊張,作為教師的他甚至不能正常任教。半年前,婚姻的失敗導致宋輝開始失眠,人也變得憂慮、少言寡語,認為活著很累,有想死的念頭,整日借酒澆愁。入院前5天,情緒更是一度失控,經(jīng)診斷,宋輝是因酒精中毒導致精神障礙,目前已入院接受治療。
來自煙臺市心理康復醫(yī)院的一份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從1958年到1980年,該院收治的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礙患者只有三四例,占同期住院病人的0.02%。但近些年這一比例呈明顯上升趨勢:1981年到2000年,比例為2.96%,2001年到2006年,這一比例上升到3.34%。僅醫(yī)療三科,每年至少有60名酒精所致精神障礙患者入院治療,占全部病號的1/5。
就在記者采訪當天,醫(yī)療三科就有5名此類患者住院治療,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礙已經(jīng)成為我市上升比例最高的精神疾病之一,酒精也已經(jīng)成為危害人類精神健康的一大惡性殺手。
最“厲害”的酒徒一天四斤白酒
市心理康復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徐作國對建院49年來的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礙住院病人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去年底,不算重復住院,共有640例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礙者入院治療,其中男性占99.5%,已婚者占8成以上。
飲酒者以年齡在30—50歲之間的青壯年為主,但與此同時,飲酒者年齡離散度越來越大,開始向年輕化和老年化兩個方向發(fā)散。據(jù)調查,上世紀80年代,飲酒者年齡最小的30歲,最大的68歲,平均年齡在51歲。之后飲酒者的年齡逐漸下降,到2006年,年齡最大的患者變成了81歲,而年齡最低的住院者只有19歲,飲酒者平均年齡在43歲左右,較上世紀80年代提前了近10歲。
飲酒者中,有飲酒3年就得病的,飲酒史最長達60年。專家指出,由于家庭經(jīng)濟條件等原因,還有一部分飲酒者在入院治療前已經(jīng)發(fā)病,但未達到影響家庭、社會的程度,所以沒有來住院治療。95%的飲酒者喝的是白酒,酒量最低的為每天半斤,最高者達到每天四斤,一天一斤者占5成以上。
“總的來說,除去地域關系,社會條件、社會環(huán)境、社會風氣的變化和國民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導致飲酒人群日趨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人飲酒出于職業(yè)需要,有的則是從愛好開始慢慢上癮直到產(chǎn)生酒精依賴。”徐作國醫(yī)師介紹。
酒精中毒嚴重者可引發(fā)自殺
48歲的趙樹林是芝罘區(qū)人,早在20多年前就開始喝酒,隔天一次,一天半斤白酒,酒后并不影響工作。然而,近8年來趙樹林的酒量逐漸增大到每天1斤白酒,妻子不讓喝他便偷著喝,不喝則坐立不安、情緒煩躁。兩年前,趙樹林開始失眠,并疑心妻子有了外遇,稱其“與好多男人有不正當關系”。妻子外出后,趙樹林經(jīng)常跟蹤;妻子下班回家晚了,他就會用言語謾罵諷刺,嚴重時甚至不讓妻子睡覺,反復詢問妻子跟誰有不正當關系。
1月3日,趙樹林被家人送進了市心理康復醫(yī)院,據(jù)診斷,他所患的系酒精所致精神障礙。記者在病房里看到,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礙病人大多行動遲緩,反映遲鈍……
“他對妻子的無端猜疑正是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礙的典型臨床表現(xiàn)之一。”徐作國醫(yī)師介紹,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礙的臨床表現(xiàn)包括思維障礙,如被害妄想、關系妄想、嫉妒妄想;感知覺障礙,如幻聽、以狼蟲虎豹鬼怪等恐怖性動物為內容的幻視等;行為障礙,如打人、罵人、行為紊亂、意志減退等;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障礙,如失眠、肢體振顫;意識障礙,如健忘等。
三級甲等
電話:(0734)8358185
三級醫(yī)院
電話:(010)63501188
三級乙等
電話:0592-6203456
三級甲等
電話:(010)65105114
二級甲等
電話:0662-3369899
甲下淤血不可除外。注意休息,減少活動,可予口服復方蘆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