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常見的癥狀就是便血,如果您在一段時間出現(xiàn)便血或者間斷性便血就要當(dāng)心是不是腸息肉了。為了更方便我們判斷,腸息肉除了便血還有哪些癥狀呢?腸息肉又是怎么引起的,如何長出來的。下面為您介紹相關(guān)問題。
腸息肉分為直腸息肉和結(jié)腸息肉,而腸息肉的癥狀會因腸息肉的位置、病理性質(zhì)的類型不同,臨床表現(xiàn)也各有差異。
腸息肉的癥狀表現(xiàn)
(1)直腸息肉的主要癥狀為便血、脫垂、腸道刺激癥狀
便血:無痛性便血是直腸息肉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息肉出血量較少,如果由于排糞時擠壓而使息肉脫落以及息肉體積大位置低,可發(fā)生較多量的出血。便血的特點為大便帶血,而不發(fā)生滴血。
脫垂:息肉較大或數(shù)量較多時,由于重力的關(guān)系牽拉腸粘膜,使其逐漸下垂?刹l(fā)直腸脫垂。
腸道刺激癥狀:當(dāng)腸蠕動牽拉息肉時?沙霈F(xiàn)腸道刺激癥狀,如腹部不適、腹痛、腹瀉、膿血便、里急后重等。
(2)結(jié)腸息肉的主要癥狀為間斷性便血、大便異常、腹痛、息肉脫垂
便血: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繼發(fā)炎癥感染可伴粘液便或粘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脫出肛門,亦有引致腸套疊者。
大便習(xí)慣改變:包括大便時間、次數(shù)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特別是便秘與腹瀉反復(fù)交替出現(xiàn),更要引起警惕。
大便形狀異常:正常的糞便應(yīng)該呈圓柱形,但如果息肉在結(jié)腸腔內(nèi),壓迫糞便,則排出時往往會變細,或呈扁形,有時還附著有血痕。
腹痛:比較少見,有時較大息肉可以引起腸套疊,以至造成腸梗阻而出現(xiàn)腹痛。
腸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1、機械損傷和大便刺激:大便中粗渣和異物及其他因素可造成腸黏膜損傷或長期刺激腸黏膜上皮,使得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腸黏膜受到破壞,或者是細胞的產(chǎn)生增加,或者是腸黏膜上皮凋亡減慢,或兩者兼而有之,最終可形成腸息肉狀突起。息肉的蒂實際上主要為腸的蠕動使凸起的息肉上下移動,牽拉形成的過多黏膜。
2、飲食因素:飲食因素與直腸息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關(guān)系,尤其是細菌與膽酸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礎(chǔ)。
膳食中脂肪類成分超過40%是形成結(jié)、直腸息肉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攝入不超過膳食的15%,結(jié)、直腸息肉的發(fā)病率較低。高脂肪膳食能增加結(jié)、直腸中的膽酸。研究表明,大便中總膽酸和膽酸的萬分變化可能與結(jié)、直腸息肉的體積和上皮組織轉(zhuǎn)化的嚴重程度相關(guān)。此外,高纖維飲食,結(jié)、直腸息肉的發(fā)病率較低。
3、炎性刺激:直腸黏膜的長期慢性炎癥,如潰瘍性結(jié)腸炎、阿米巴痢疾、腸結(jié)核、非特異性直腸炎、晚期血吸蟲性腸炎等,可以引起腸黏膜上的息肉狀肉芽腫。因為直腸長期炎癥,潰瘍面的中央還存有水腫充血的黏膜區(qū),周圍潰瘍愈合后形成瘢痕,逐漸收縮,使殘留的黏膜突起,表面呈息肉狀;或潰瘍而肉芽組織增生凸起,而后鄰近黏膜生長,將其覆蓋形成息肉,這種病理變化多見于炎性息肉。
4、基因突變和遺傳因素:目前國內(nèi)外的研究情況表明,腺瘤性息肉的形成與基因突變和遺傳因素有密切關(guān)系。例如,腸腺瘤性息肉基因(apc)是一種抑癌基因,基因突變會引起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變和結(jié)腸、直腸癌變。
專家說,要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xí)慣,少吃油膩食物,多吃含纖維素的水果、蔬菜等,如有身體不適,有助于預(yù)防腸息肉!
腸息肉飲食注意事項
腸息肉患者的飲食要以新鮮、易消化,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維生素、礦物質(zhì)的食物為主,多吃水果蔬菜。
多吃一些對治療有幫助的食物,防止其惡變、癌變。像菜花,卷心菜,西蘭花,蘆筍,豆類,蘑菇類,海參等都可以多吃一些。
多吃一些有軟堅散結(jié)作用的食物,比如海蜇,紫菜,淡菜,海參,鮑魚,墨魚,海帶,甲魚,赤豆,蘿卜,薺菜,荸薺,香茹等。
對于脾胃虛弱,中氣不足的患者,可食用乳鴿,鵪鶉,雞蛋,大棗,圓肉,生姜,大蒜,鮮菇。
對于肝腎陰虛的直腸息肉患者,可用烏雞肉,豬腰子,黑豆,黑芝麻,核桃,鮑肉。如果是血虛,可食用豬肝,豬骨,鵝血,菠菜,豆制品。
(責(zé)任編輯:何曉霞)
未知
電話:400-969-8336
未評級
電話:028-87799345
未評級
電話:400-678-8596
未知
電話:400-6086-906
未評級
電話:400-153-8860
甲下淤血不可除外。注意休息,減少活動,可予口服復(fù)方蘆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