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神經(jīng)病變引起的腹瀉,是糖尿病的并發(fā)癥之一。那么,糖尿病性腹瀉應(yīng)該如何治療呢?
中藥對于糖尿患者的作用,主要不是用它來降糖,而是通過滋陰、活血、補腎等方法來改善和防治慢性并發(fā)癥。如: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所致的腹瀉,用中藥治療就能起到很好的療效。
糖尿病性腹瀉者屬脾氣虛弱或脾腎陽虛之證,故以健脾補氣利濕止瀉藥為主組成,酌加溫腎、收澀的中藥;痉綖閰④甙仔g(shù)散,此方亦有中成藥制劑,方便患者服用。
對于糖尿病性腹瀉,還可以用一些食療、按摩、針灸等其他中醫(yī)治療方法。
對于食療,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理想的情況下,可用茯苓、山藥熬粥,在兩餐之間作為加餐食用。平時飲食里可酌加生姜調(diào)味,因為生姜有清除胃腸水氣的作用。
針灸治療則應(yīng)請有經(jīng)驗的醫(yī)師施治,否則容易合并感染。如確屬脾腎陽虛,患者可于每年冬至日開始艾灸足三里穴,隔姜灸,連續(xù)九天。夏季不宜行艾灸治療,容易動火。
按摩療法:第一步:雙手重疊置于臍,繞臍按摩,如果有明確腹痛部位,也可以該部位作為按摩的重點。逆時針按揉腹部36圈,此為補法;第二步:順時針按揉腹部36圈,此為瀉法。一定要先補再瀉。第三步:雙手搓熱,自下而上搓腰部36次,然后叩齒36遍,再以舌在口中攪動,先逆時針36遍,再順時針36遍,將口中產(chǎn)生的津液徐徐咽下,以意念引至關(guān)元穴(臍下4橫指處)。此為溫腎法。
糖尿病性腹瀉患者平時在生活、飲食、起居方面,還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1、平時做好飲食定時定量;
2、堅持三餐后步行至微微出汗為度;
3、每周抽一天測四次血糖(空腹+三餐后)。
記錄血糖值,并記錄相應(yīng)的飲食、運動情況,給醫(yī)生,也給自己提供一個真實的、可以回顧的糖尿病生活資料。
(責(zé)任編輯:江慧)
三級甲等
電話:(0734)8358185
三級醫(yī)院
電話:(010)63501188
三級乙等
電話:0592-6203456
三級甲等
電話:(010)65105114
二級甲等
電話:0662-3369899
甲下淤血不可除外。注意休息,減少活動,可予口服復(fù)方蘆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