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會帶來很多并發(fā)癥,糖尿病眼病就是其中一種。而糖尿病眼病給患者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糖友們該如何遠離糖尿病眼病呢?一起來看看吧。
糖尿病是全身代謝性疾病,對各個部位都會造成病變,其中最常見的是,視網膜病變。臨床研究表明,糖尿病眼病與病程關系很大。那么如何預防糖尿病眼病呢?一起來看看吧。
過半數(shù)“糖友”發(fā)生視網膜病變
目前,尚未有治好糖尿病的方法,而糖尿病的危害更多的并非來自疾病本身,而在于其嚴重的并發(fā)癥。糖尿病的各種并發(fā)癥已經成為失明、腎衰竭、心臟病等嚴重疾病的主要原因。長期高血糖可導致全身血管尤其微血管病變,從而對心、眼、腎、足、腦等產生嚴重危害。當累及眼睛時,就會導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屈光度改變、虹膜睫狀體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會造成不可逆性視殘甚至失明。
“糖眼”病發(fā)病的信號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往往無癥狀,很容易被忽視。但是“糖友”還是可以通過細節(jié)性的病變癥狀得知自己是否患上“糖眼”癥。
一般“糖眼”癥早期會出現(xiàn)視力減退、視物不清等現(xiàn)象,特別是夜間視力下降明顯;看東西出現(xiàn)重影、有閃光感;眼前有點、片狀發(fā)黑的物體漂浮;近視程度加重、老花眼的暫時性緩解等,這些都是常見的糖尿病眼病的癥狀。此外,上瞼下垂、眼球運動障礙,眼漲、眼疼,視野缺損等也是糖尿病眼病的可能癥狀。如果出現(xiàn)這些癥狀,建議盡早到眼科就診。
血糖達標是預防眼病關鍵
由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可能沒有癥狀或疼痛感,在疾病進展之前視力也可能完全沒有變化。因此,糖尿病眼病重在預防:積極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使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接近正常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是防治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基本措施。
糖尿病發(fā)病時間越長,眼部損害會越嚴重。對于多年糖尿病史的老糖友而言,不僅要控制好血糖,血壓和血黏度也需要在正常范圍內。
5招遠離“糖眼”癥
1、避開強光
“糖友”要注意避開強光。如果陽光強烈,外出時最好打遮陽傘,戴太陽鏡。太陽鏡一定要選擇有防紫外線功能的。60歲以上老年人戴黃褐色的太陽眼鏡,有助于保護視力。
2、加強眼部保護
“糖友”要注重眼部的保護。每天做眼睛保健操,可加速眼部血液循環(huán),增加免疫因子,提高眼球自身免疫力,延緩晶狀體渾濁的發(fā)展。還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平時盡量不長時間看書、看電視。感覺用眼疲勞后,可遠眺室外,放松休息。
3、注意飲食調節(jié)
“糖友”盡量少食脂肪類、糖類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常吃瘦肉、魚類、蛋類、乳類和大豆制品來補充蛋白質。每周至少吃兩次魚,但不建議吃煎魚,烹調以少油為主,多食含維生素B類豐富的食物如小米、豆類等。枸杞子、山藥、薺菜可煎湯代茶,經常服用,能降低血糖。
4、避免劇烈運動
“糖友”的視網膜新生血管壁薄和脆弱,容易在各種因素作用下破裂和出血。當頭部的振動過大或長時間劇烈運動,易引發(fā)玻璃體、視網膜出現(xiàn)異常,引起視力下降,給病人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
5、定期體檢
預防“糖眼”癥,定期的檢查是必要的。糖尿病只要一確診,就應檢查眼底,并保證每年一次檢查,這是盡早發(fā)現(xiàn)糖尿病眼病的最好方法。患糖尿病5年以上者,最好每半年檢查一次。一旦眼前有黑色“飄浮物”、“蝌蚪”、“蜘蛛網”,要馬上就診。
治療糖尿病眼病,首先要積極控制糖尿病,早期確診糖尿病,早期采用控制飲食、口服降血糖藥物、注射胰島素及適當運動等措施控制糖尿病。另外,可采取藥物保守治療,盡早治好。
糖友如何“明亮”過冬
1、眼部也要保暖。糖尿病患者抵抗力較低,冬季都會特別注意保暖,但往往卻忽視了面部的防寒。糖友出門之前,可以按摩一下眼部周圍;出門時,別忘帶上松緊適宜的帽子和口罩,盡量不要走在風口處。
2、保證每日飲水量。冬季本來就干燥,需要多喝水。對于糖友而言,充足的水分不僅能使眼睛保持濕潤,也能預防皮膚病變和腎臟問題。
3、睡前可適當敷眼。晚上睡覺前,糖友們可以用熱水打濕毛巾,對眼部進行溫敷。溫敷前一定要用溫度計或讓家人試試水溫。雖然蒸汽敷眼也是一種辦法,但為防止意外,糖友不宜使用。(參考網站:39健康網)
(責任編輯:蔡靈鴻)
三級甲等
電話:(0734)8358185
三級醫(yī)院
電話:(010)63501188
三級乙等
電話:0592-6203456
三級甲等
電話:(010)65105114
二級甲等
電話:0662-3369899
甲下淤血不可除外。注意休息,減少活動,可予口服復方蘆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