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這名女學者一直在努力說服人們更平等地對待艾滋病患者。為此,她舉辦講座,四處調研,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但這一切收效并不大,她深深體會到人們對艾滋病患者的不了解和敵意,也在推進立法的過程中遭到挫折.但她仍然在堅持——夏國美花了整整20年時間,
在上海社會科學院那間不足20平方米的辦公室里,她能記起的故事都辛酸或悲哀。她提起一個云南年輕人的經歷。在單位體檢中,他被發(fā)現(xiàn)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他打算辭職,沒想到,領導們早已在會議室坐成一排,宣布“你得了艾滋病”! ∵@個“當場就被扒光衣服”的年輕人,羞憤之下,設計了幾個自殺方案,即便如此,他還擔心死后會連累家人!
這是夏國美遇見的艾滋病患者經歷中,很尋常的一例。她第一次接觸到艾滋病感染者,是在上海疾病控制中心。當時,一名男子被確診感染艾滋病病毒,此后幾年中,他的妻子很少踏出家門,幾乎斷絕了所有社會交往;他們的孩子被迫退學,因為在學校,大家都知道“他爸爸得了艾滋病”;甚至,醫(yī)生也拒絕給這對夫妻看病!
這名54歲的女學者用“殘酷如地獄”來形容中國艾滋病患者的處境。為了了解這種處境,她每年要花上一多半時間,跑到云南、四川、貴州、新疆等地方進行調研。她的調研對象包括性工作者、吸毒者,其中許多是艾滋病感染者,是她嘴里“像老鼠一樣的人”!
這讓她在周圍許多人眼里“有點奇怪”。在上海市社會科學院的院子里,來訪者只要報出她的名字,那個清潔工就會努努嘴兒,尖著嗓門笑:“喏,儂要找那個發(fā)安全套的教授啊。”
三級甲等
電話:(0734)8358185
三級醫(yī)院
電話:(010)63501188
三級乙等
電話:0592-6203456
三級甲等
電話:(010)65105114
二級甲等
電話:0662-3369899
甲下淤血不可除外。注意休息,減少活動,可予口服復方蘆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