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腎性高血壓
臨床上所講的腎性高血壓一般指腎實質性高血壓是由腎實質性疾病導致的高血壓。通俗而言,是由腎臟本身的疾病導致的高血壓叫做腎性高血壓,而廣義上來講,腎臟血管性高血壓也可以被稱作腎經高血壓。
通常高血壓分為原發(fā)的和繼發(fā)的高血壓,腎性高血壓為最常見的繼發(fā)性稱高血壓,包括腎實質性高血壓和腎血管性高血壓兩種,它主要是因為腎臟血管或腎實質的病變引起的血壓升高,稱為腎性高血壓。
腎血管性高血壓主要是由腎動脈狹窄導致腎臟缺血,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被激活,這些激素分泌增加導致了血壓升高,而腎實質性高血壓主要包括急性或者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結核,腎淀粉樣變,糖尿病腎病,多囊腎,囊狻腎炎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腎功能衰竭,甚至腎性高血壓的病人除了在臨床上有血壓升高以外,還會有尿檢的異常,比如蛋白尿血尿以及與腎功能受損程度密切相關的貧血。
腎性高血壓主要是由于腎臟實質性病變和腎動脈病變引起的血壓升高,腎性高血壓的常見病因有急慢性腎小球性疾病以及慢性腎炎、多囊腎病、各種繼發(fā)性原因引起的腎功能受損、腎衰竭等都可能導致血壓的升高。
何金選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2019-03-02 播放(21961)
腎性高血壓和原發(fā)性高血壓在治療方面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治療前需要認真鑒別,并應該注意病史中是否有腰部的外傷,腰背部或者腹痛等這樣的病史,通常特征區(qū)別,基本上可以對腎性高血壓和原發(fā)性高血壓做一個簡單的區(qū)分。
何金選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2019-03-01 播放(15358)
腎性高血壓包括腎實質性高血壓和腎血管性高血壓,腎實質性高血壓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常用沙坦類藥物、鈣拮抗劑、利尿劑和α、β受體阻滯劑等。而腎血管性高血壓主要以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若不能耐受的也可考慮藥物治療。
何金選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2021-02-22 播放(1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