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腸炎癥狀
病毒性腸炎在臨床當中是非常多見的,尤其是一些嬰幼兒發(fā)病率比較高,主要的癥狀包括腹瀉,排稀水樣便,通常是沒有粘液和膿血的,量比較多,有些患者會伴有輕微的發(fā)熱,嚴重的會出現一些脫水的現象。
而成人的輪狀病毒感染了病毒性腸炎,一般起病比較急,潛伏期2到3天,以腹痛,腹瀉,腹脹為主要癥狀。腹瀉每日大約3到10次不等,為黃水樣或米湯樣,沒有膿血。有個別病例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一般的病程大概3到6天,有時嚴重的會差到十天以上。
對于有些重癥的病毒性腸炎,也可能并發(fā)全身乏力,頭暈,頭疼等癥狀,以及一些代謝性酸中毒,電解質紊亂,這些都是相對比較嚴重的病毒性腸炎的癥狀。
細菌性腸炎是由于病人進食了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細菌引起腸道黏膜損傷的一種疾病,這種病都跟病人的衛(wèi)生習慣不好,身體抵抗力下降有直接關系。
急性腸炎如果疼痛了半個月,那么患者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于這種情況,則需要盡早去醫(yī)院做個大便常規(guī)檢查以及電子結腸鏡檢查。
急性細菌性腸炎是由于細菌感染引起的腸道急性黏膜損傷。對癥治療主要是針對引起的腹瀉、腹痛等癥狀,可以用蒙脫十散來止瀉的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