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與直腸粘膜脫垂
痔瘡是各種原因導致的肛門處的淺表靜脈叢的靜脈曲張,是曲張的靜脈團塊,而直腸粘膜脫垂是這個原因導致的直腸黏膜的下移,脫出于肛門外,本質上是不同的。
外觀上痔瘡的脫出一般是一粒一粒的紫色肉塊,而直腸粘膜脫垂往往是一圈的圓柱形的脫出塊。痔瘡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發(fā)生曲張而形成的柔軟靜脈團,主要表現(xiàn)就是疼痛、便血、脫出、感染。直腸脫垂如果只是粘膜的脫垂,分為不完全性直腸脫垂和完全性脫垂。
痔瘡發(fā)生的部位也不同。一般內痔疼痛不明顯,主要是因為內痔位于粘膜神經分布較少,出血和脫肛是內痔常見的表現(xiàn)。出血發(fā)生在便前或便后為鮮紅色,不與大便混雜,而脫肛則發(fā)生于中晚期,因為內痣增大,粘膜松弛而導致。
如果痔瘡經過了規(guī)范系統(tǒng)的藥物保守治療,效果不理想,對于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仍然有較大影響的,一般會推薦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