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尿路感染的傳統(tǒng)標準是:患者每毫升尿液的菌落數(shù)達到10萬時才可被診斷患有尿路感染。
目前則認為有癥狀的該病患者如其中段尿的培養(yǎng)菌落計數(shù)大于1萬/毫升,而且是單一菌種,或出現(xiàn)了膀胱刺激癥狀的該病患者,其尿中的菌落計數(shù)大于1千/毫升,也可被診斷患有尿路感染。
臨床上治療尿路感染的常用藥物有:
①氨基糖甙類:如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這些藥物可損害胎兒的聽神經(jīng),從而可引起胎兒的先天性耳聾,故此類藥物不宜給孕婦使用。②復方新諾明:此藥在孕婦妊娠16周以前使用可能會導致畸胎,如在孕婦臨產(chǎn)前N周時使用,可能會引起新生兒核黃疸。故此藥只適合孕婦在妊娠中期使用。③呋喃坦啶:該藥對個別使用者可引起溶血性貧血,但是該副作用發(fā)生率較低。故該藥一般可以給孕婦使用。④氨芐青霉素:對青霉素不過敏的該病患者可以使用。
⑤頭孢菌素類:此類藥物屬于安全類藥物。第一代頭孢菌素(如頭孢拉定)療效較差;第二代頭孢菌素對尿路感染的療效甚好,但對青霉素過敏者要慎用。⑥喹諾酮類:目前使用的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有氟哌酸、氟嗪酸、環(huán)丙氟哌酸和左氧氟沙星。喹諾酮類藥物使用方便,對尿路感染的治療效果好。
但是動物試驗表明,氟哌酸可引起幼犬和胎鼠的軟骨損害,故學者們普遍認為該藥不宜給孕婦和兒童使用。不過,近年來國內(nèi)外對該藥的試驗表明,用氟哌酸治療患有尿路感染的孕婦和兒童并沒有發(fā)生不良反應,而且許多患兒在用藥后已被長期隨訪至15歲,對其長骨進行×線攝片也沒有發(fā)現(xiàn)其軟骨受損。
故許多學者認為,可以給患有尿路感染的孕婦使用此類藥物,但使用時要慎重,要注意使用的劑量。
- 上一篇:妊娠糖尿病該如何治療?
- 下一篇:孕期如何補充葉酸,以防寶寶先天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