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疾病發(fā)生隱匿,且具有傳染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便是如此。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肝,乙肝癥狀較多,同時其危害也往往是大家不能忽視的。該病主要存在于肝細胞內(nèi)并損害肝細胞,對病人往往會造成深遠的不利影響。
什么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中醫(yī)頻道的專家指出:我國目前乙肝病毒攜帶率為7.18%,其中約三分之一有反復肝損害,表現(xiàn)為活動性的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隨著乙肝疫苗的推廣應用,我國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5歲以下兒童的HBsAg攜帶率僅為0.96%。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種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細胞內(nèi)并損害肝細胞,引起肝細胞炎癥、壞死、纖維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現(xiàn)不一,分為慢性乙肝攜帶者、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
需要注意的是,該病按照病程長短,可分急性慢性兩種,判斷是急性還是慢性乙型肝炎在臨床診治中十分重要,二者的治療原則不同,預后也有很大差異,有時為了區(qū)別是急慢性肝炎,往往通過肝穿病理檢查來判定。急性乙型肝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常常不需要抗病毒治療。
以上向大家講解了什么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相信大家對于什么是乙型病毒性肝炎都了解了吧。對于該病大家一定要科學認識,正確對待,不要任由病情繼續(xù)發(fā)展,以免對病人自身造成危害。
- 上一篇:乙肝是否是傳染病
- 下一篇:慢性乙肝癥狀有什么特點呢